班杜拉的模拟学习的心理过程及普遍教育意义何在答案

网上有关“班杜拉的模拟学习的心理过程及普遍教育意义何在答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班杜拉的模拟学习的心理过程及普遍教育意义何在答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教育并不是只是教师的事业,教育也并不是只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教育也不是为了培养人才而存在。

人人都需要教育,人人也都会教育。

有人说:劳动创造了教育。教育是因为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这是误读,教育是自从有了动物后便随之产生的,也就是说,教育是伴随着动物的产生而产生的。最初的教育实际就是家庭教育,母亲(不单是指人)是第一位老师。教育的最初意义就是教会孩子(也不单是指人)学会生存,可见,生存是动物的原始欲望和最基本的需要,因而学会生存的本领便成为动物的第一需要。动物的生存本领大致包括觅食和战斗两方面的本领。觅食是为了填饱肚子和抵御寒冷,战斗是为了争取生存的空间和抵御外敌的侵犯。而动物的觅食和战斗的终极目标是为了繁衍后代,使自己的种族能得以延续。因此,传授这两种本领就成了动物母亲们的责任,这便是教育。

可见,教育并不是某个动物群或某个种族的特权,它是每一种动物都需要的。

人类自然也是如此。而且由于人类的进化而使教育也得到进化和发展,除了来自动物本能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外,有了专门的学校教育,进而扩展到整个社会的教育,这种人类的教育也不再单纯的仅仅是为了生存,也不再仅仅是学会觅食和战斗的这低级的本领,人类有了更高的追求,有了更神圣的需要,这便是精神的需要,因为人有了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思想。

真正的幸福的根源何在呢?就在于创造,在于创造性的劳动。我们正在一年一年地接近这样的境界:使每一个人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都得到满足。人就其本性来说,不单单是一个消费者,所以,满足其生活资料的需要固然是重要的、决定性的先决条件,但它毕竟只是幸福的先决条件。而生活的真正幸福,则是在劳动中,在人类活动的其他领域中享受心爱的创造性活动。

感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劳动教育已经淡化出了人们的视野,学校中的劳动教育也仅仅局限在学生打扫卫生区等小事上。热爱劳动的教育被更多的学习,分数,考级所代替。越来越多的孩子不懂得劳动为何物,更无法体会劳动所带给人的快乐。读了霍姆林斯基的《怎样教育学生热爱劳动》让我大为震惊和深受感动。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对孩子的成长所付出的点滴,以及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智慧,让我不得不对这位苏联的教育家深感佩服。

要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得从他们的爱好出发,让孩子们都来学种葡萄吧,培养他们成为少年园艺师。先从低年级孩子身上培养起,给孩子们讲故事:说一棵葡萄可以结出一百串又大又甜的果实,说可以把葡萄藤培植到像学校楼房那么高。这番话激起了孩子们的想象,孩子们的兴趣被最大限度地激发起来。他们很积极地去捧土,给葡萄藤涂上有营养的溶浆,然后埋土,浇水。劳动成了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当一串一串的葡萄挂满枝头时,孩子们兴奋极了。而大一点的孩子对这些已经不感兴趣了。作为校长的霍姆林斯基进一步分析原因,让大一些的孩子进一步的学会如何嫁接,把植物的根向地下更深地生长……等,引导孩子把习以为常的劳动看成不平常的,引人入胜的,富于浪漫精神的事。向孩子们展示一页一页的大自然。这种劳动是通向美好的创造性的结果的桥梁和道路,达到结果是一件光荣而豪迈的事业。

关于“班杜拉的模拟学习的心理过程及普遍教育意义何在答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7)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幼旋的头像
    幼旋 2025年11月22日

    我是正弦号的签约作者“幼旋”

  • 幼旋
    幼旋 2025年11月22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班杜拉的模拟学习的心理过程及普遍教育意义何在答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班杜拉的模拟学习的心理过程及普遍教育意义何在答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

  • 幼旋
    用户112202 2025年11月22日

    文章不错《班杜拉的模拟学习的心理过程及普遍教育意义何在答案》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正弦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