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琉璃戒指有怎样的传说故事?

网上有关“关于琉璃戒指有怎样的传说故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琉璃戒指有怎样的传说故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有关琉璃戒指,唐代还有一段凄美的传说:

范摅《云溪友议》中写,书生韦皋少时游江夏期间,与少女玉箫相恋。韦皋临回家乡前送给玉箫一枚琉璃指环,发誓会来娶玉箫。然而7年过去了,薄情的韦皋却不复再来,痴情的玉箫绝望地沧呼:“韦家郎君,一别七年,是不来矣!”竟绝食而死。

人们怜悯玉箫这一场悲剧,就把韦皋送给她的琉璃戒指戴在她的中指上入葬。很多年以后,韦皋官运亨通,做到西川节度使,才辗转得知玉箫的死讯,他悔恨不已,于是广修经像,以忏悔过去的负心。

后来,有人送给韦皋一名歌姬,名字容貌竟与玉箫一模一样,而

且中指上有形似指环的肉环隐现,韦皋知道是玉箫托生又回到了他的身旁,二人终于以再生缘的形式实现了隔世的结合。

这个故事里还有一段写韦皋凭借少翁招魂之术与玉箫的魂魄相会的情节,让人们体会了一个古代痴心女子对薄情人负约的责备。

相会以后,临去时玉箫对韦皋说:“丈夫薄情,令人生死隔矣!”生死隔矣,只缘丈夫对感情承诺的薄情!而怨言竟然是面带着微笑说出来的,这样的微笑却带着何等的沉痛。

当相思空掷了,还是如此难舍难弃的眷恋,望穿秋水地想念,一枚戒指误了她这一世,她又一往无悔地戴着它到了来世。到了晚唐时,戒指渐渐由男女互赠变为只由男子赠与女子,这和后世戒指的赠馈方式是类似的。如河南省洛阳发现的唐琉璃戒指,内径18厘米,通体碧绿,晶莹如玉,只是细窄处有一裂纹。一些琉璃饰品一度成为唐代妇女时尚的华美装扮,史载唐末“京都妇人梳发以两鬓抱面,状如椎髻,时谓之抛家髻。又世俗尚以琉璃为钗钏”。以琉璃所制钗、钏为发髻装饰,起初只流行于京都贵族妇人间,后来,这一风尚很快也对平民社会产生了影响。《新唐书》即云,“庶人女嫁有花钗,以金银琉璃涂饰之”。

如宁夏固原原州区南郊乡小马庄村唐史诃耽夫妇合墓发现的琉璃花,高0.75厘米,直径2.3厘米,呈喇叭状,外沿的圆形为剪切后打磨成型。孔内穿有细钢丝,外缀琉璃珠。有的中间有花蕾,中贴有金箔,碧绿色半透明状。

金戒指的原名本是叫“经戒止” 说起这金戒指来,还有一段故事呢。

早在西汉年间,皇宫大内之中便开始盛行戴金戒指了。不过,这专利是属于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男人绝对不能戴,就是皇帝也不能破这个规矩。原来,后宫佳丽三千,皇上看上谁,宠兴哪个,无翻“牌于”。太监按“牌子”上的姓名,传唤丽人侍侯皇帝。但是,正赶上这位后妃月经来潮,只得摇头摆手打住。皇帝闻听后十分懊恼,但又不能怪罪,只得罢了。那么他又怎么能分辨清,如芸的的粉黛中谁“倒霉了”月经来潮呢?堂堂的一国之君,贵为人主的天子总不能挨个问吧?怎么张这个嘴呀!太监是皇帝肚里的虫儿,看出天子的烦恼就琢磨出一个高招儿:给每个佳人打造一枚金戒指,平时不许戴,只有经期来潮方可戴上手,这样皇帝便能一眼看出了。这枚金戒指当时叫做“经戒止”,暗含之意是“月经来潮,禁止同房”。

后来不名内幕的王公大臣文武百官,一见宫内女眷们,有的手戴金戒指别有一番风韵,就给自己的老婆,女儿也打制金戒指戴在手上。这一下就收不住了,先是民间的财主,商人,再是寻常百姓纷纷效仿,甚至有的男人也来凑热闹,于是戴金戒指便成了时尚,而它本来的含义就全变味了

现在,无论男女老少,手戴金戒指一是司空见惯的事。戴的有白金戒指、黄金戒指、赤金戒指,有的还在金戒指上镶嵌珍珠,玛瑙,钻石,金光闪烁,好不神气!既是财富的象征,也是身份,地位的显示。没钱的人,也不甘落后,戴个铜的以假乱真,纯粹是跟着混。

不管真假,戴金戒指的人不少,但要说这金戒指的由来,却说不出个原由来。

关于“关于琉璃戒指有怎样的传说故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4)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怦然心动的头像
    怦然心动 2025年11月22日

    我是正弦号的签约作者“怦然心动”

  • 怦然心动
    怦然心动 2025年11月22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关于琉璃戒指有怎样的传说故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琉璃戒指有怎样的传说故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 怦然心动
    用户112211 2025年11月22日

    文章不错《关于琉璃戒指有怎样的传说故事?》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正弦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