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英、美、法、德、日、俄国历史小报(a4)纸”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英、美、法、德、日、俄国历史小报(a4)纸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英国的经济发展的概况和特点
经济的概况:
①16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积极开展海外贸易。手工工场在许多领域建立起来。农村,圈地运动,使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牧场和农场。奴隶贸易使许多城市兴盛起来。
②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复习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重大发明、特点、影响、尤其是对英国的影响)
③19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号称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中居垄断地位、英国的煤、铁、纺织品的产量都超过法、德、美三国的总和。
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经济发展缓慢,丧失了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但还占有一定地位,特别是它的造船业和金融业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注意英国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和丧失并分析原因、影响)
⑤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霸权地位开始衰落。一战使英国的债务比战前增加了10倍。英国从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伦敦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英镑的地位发生了动摇。1924年,英国的工业超过战前的水平。1929-1933年,英国发生了经济危机,经济出现了严重倒退(分析经济的这种变化对政治、外交、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
⑥二战后,英国经济严重削弱。英国同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经历了恢复、快速发展和滞胀时期.(注意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没讲英国,而只是讲了美国,要注意)这种情况对英国外交的影响.
(二)特点:
①英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和完成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国
②英国是占领殖民地最多的国家,殖民地对英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③从17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一直是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下降。
英国的政治:
(一)英国政治的演变概况:
①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出现了杰出的人文主义者莎士比亚和卓越的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
②宗教改革运动中,英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成立了不属罗马教皇管辖的英国国教。后来出现了清教徒运动。
③1640-1688年,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
复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特点、结果和影响等,
④着重分析《权利法案》对英国历史的影响
⑤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更多的议席和政治权利。
⑥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⑦1949年,英国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⑧1986年,英国加入了欧洲共同体
●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
确立的原因:英国最早发生了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强大; 19世纪中期,英国煤、铁、纺织品的产量都超过法、德、美三国的总和;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确立: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丧失的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
丧失:19世纪末,英国丧失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注意英国对科技的态度:由积极应用到抵制新技术推广和应用。
从中得到的认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振兴繁荣根本在于科技,科技立国是必经之路;科技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科技没有国界,要重视吸收人才和转化优秀的科技成果;一个国家或民族必须有进取精神,否则将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殖民统治、对外政策
1、英国殖民统治的兴衰:
①英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及特点
17世纪初,英国在北美建立了13块殖民地,复习三次殖民争霸战争及结果
②工业革命后,英国积极对外扩张,19世纪中期,英国在亚洲完全占有印度,占领了新加坡,侵略了缅甸、阿富汉、伊朗;割占了中国的香港等;在大洋洲,据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非洲侵入埃及。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在亚洲控制了阿富汗,把伊朗南部划为势力范围,兼并了缅甸,征服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在非洲瓜分了埃及、苏丹、尼日利亚、中南非许多地区。(不在考纲范围)
④一战后,英国殖民地的独立运动和爱尔兰自治领的分离运动兴起。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威斯敏斯特法,被迫承认自治领在内政外交方面拥有独立地位,在法律上与英国平等,但自治领仍须承认自己是英帝国的成员国,并宣誓效忠英王。英国的殖民统治削弱。(不在考纲范围)
⑤二战后,英国的殖民体系崩溃。1947年,印巴分治并独立。1948年,以色列建国,英国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苏丹、埃及在50年代先后独立。(不在考纲范围)
2、英国的对外政策
①一贯奉行殖民扩张和争夺殖民霸权政策。(三次殖民争霸战争及结果)
②在欧洲奉行“势力均衡”政策。
③对外结盟:反法联盟、神圣同盟、三国协约、英日同盟、反法西斯同盟、北大西洋公约、欧洲联盟。
④奉行反共政策,干涉苏俄,对苏冷战。
四、主要双边国家关系
(一)英美关系
1、基础史实
①美国原为英国殖民地,经过1775年~1783年的独立战争而成为独立国家。
②独立后,美国排挤英国对美洲的侵略势力扩张(门罗主义)
③工业革命后,美国追随英国对亚洲进行侵略扩张。
④一战后,英国操纵国际联盟,维护凡尔赛体系。美国拒绝参加国联.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美英展开军备竞赛.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拆散了英日同盟,并取得与英国海军相同的制海权。
⑤二战期间,美英两国联合反法西斯侵略,共同发表《大西洋宪章》、《联合国家宣言》。举行了四次政府首脑会议。(分析原因,内容。)
⑥二战后,英国同美国合作,占领德国,接受美国援助,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美国进行“冷战”的战略伙伴。
2、对英美关系的几点认识
①美国从英国的殖民地独立而来。19世纪,英国的势力优于美国,美国一方面追随英国对外侵略扩张,另一方面又与其存在着殖民利益冲突,尤其是在拉美地区
②一战后,美国与英国因争夺世界霸权地位,双方存在着较多的矛盾冲突,英国在欧洲居优势,美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居优势。英国的霸权地位逐步让位于美国。(分析原因、主要表现)
③二战期间,二者在反法西斯问题上密切合作。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霸主地位,英国国际地位下降,由于国家利益和共同的社会制度,英国奉行追随美国的政策。
(二)英法关系:
1、基础史实
①17、18世纪,双方在欧洲争霸,同时在印度和北美争夺殖民地。七年战争是双方争夺殖民地的最后较量;
②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期间,英国纠集欧洲的封建国家组成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并同拿破仑进行争霸战争。
③维也纳会议上,英国夺取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组成四国同盟,限制法国;(不在考纲范围)
④1853年-1856年,英法联合对俄作战,与俄国争夺土耳其,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
⑤1856年一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了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⑥1904年,英法两国为共同对付德国,调整两国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缔结协约。
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两国在西线协同对德作战。
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拒绝与法国结盟,不加入法、比、波、捷的安全保证体系。
⑨20世纪30年代,英法都奉行对德的绥靖政策。
⑩二战后,英、法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86年后,英、法同为欧盟成员
2、对英法关系的认识
①英法两国同为欧洲大国,双方之间时而争夺,时而联合,取决于自身的利益。
②双方之间的矛盾主要在于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利益,双方之间的联合多是来自共同对付共同的敌人德国.
③工业革命前,双方为争夺殖民地和欧洲霸权,进行了长期的多次战争,敌对关系居主导地位。
④工业革命后,双方联合居主导地位。曾联合对俄、联合侵华;虽在殖民地问题上有矛盾冲突,但为共同对付德国,二者仍结为军事同盟。一战后至二战期间,双方虽在处分德国
问题上有分歧,但仍以合作为主,共同主宰国际联盟,共同反苏,共同纵容法西斯侵略。二战后,两国的大国地位都有下降,步调趋于一致,都追随美国的战略。
(三)英德关系
①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和普鲁士曾几次结成反法同盟,共同对付法国。
②19世纪末,由于德国的扩张对英国的威胁最大,英德矛盾成为当时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英国先后于1904年和1907年与法国和俄国订立军事协约,以对付德国。
③1914年一战爆发后,在欧洲战场,先后与德国进行了马恩河会战、日德兰海战、索姆河战役等
④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分析原因、表现、影响等)并拒绝与法国结盟的建议,在德国赔款问题和欧洲安全问题上采取了有利于德国不利于法国的行动。
⑤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面对德国法西斯的步步紧逼,为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推选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原因、表现、影响等)
⑥二战中,和美苏等国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并为最终打败法西斯作出了贡献。
⑦二战后,英、法、美、苏对德国实行了分区占领。
⑧二战后都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都同为欧盟成员国。
五年级,做关于历史故事小报。
七年级历史小报可以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时期三个方面来画。
1、历史人物:七年级历史小报可以以历史人物为主题,介绍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以及他们的贡献和影响。这些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们所做的事情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介绍这些历史人物,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
2、历史事件:七年级历史小报还可以以历史事件为主题,介绍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事件,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秦朝的统一、唐朝的安史之乱等。这些历史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介绍这些历史事件,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
3、历史时期:七年级历史小报也可以以历史时期为主题,介绍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的时期,如周朝时期、三国时期、隋唐时期等。这些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历史的基石。通过介绍这些时期的历史情况,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
七年级历史学习的重点内容:
1、培养正确历史观:正确历史观是学习历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建立了正确的历史观,才能正确地理解和解释历史事件和人物。因此,七年级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应该注重培养正确的历史观,遵循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意识和素养。
2、掌握基本历史知识:七年级历史应该掌握基本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知识,包括历史时期、重要事件、人物、文化等方面。学生应该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记忆,建立起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学习历史不仅仅是记忆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能力。七年级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思考和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历史小报内容
史载,晋代名将陶侃在任期间,派人找来了一百块沉重的大砖.每天清晨,陶侃把砖头一块块搬出室外,傍晚又一块块搬回室内,每一次都搬得满头大汗.有人想帮他,陶侃也总是笑笑地拒绝了.部属们议论纷纷,却始终猜不出陶侃这样做的用意.有一位部属终于忍不住好奇心,鼓起勇气去问他.陶侃沉重地说:"北方多事,国土沦丧,我辈立志要致力中原,收复失地,如果终日耽于安乐之中,就会将意志消磨.我这样做,正是为了磨炼自己,不要有一刻忘记自己的使命."
中国历史小报内容如下:
中国是一个有着广袤土地和众多民族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无数英雄豪杰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红星作为中国***的象征,意味着光明和希望,它照耀着一个强大而繁荣的中国。红星的象征意义:革命的胜利:红星是中国***的光辉象征,代表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人民力量的无穷。
光明和希望:红星的闪耀给予了人民希望和前进的力量,它象征着中国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社会主义建设:红星照耀着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鼓舞着人民团结奋斗、追求共同富裕的目标。三、红星照耀中国的例子:中国***的领导:红星是中国***的标志,照耀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科技创新: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红星照耀着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和成果。经济发展:中国的经济腾飞令世界瞩目,红星照耀着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造力。文化繁荣: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红星照耀着中国人民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努力。
红星照耀中国,象征着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和中国人民的成功。它的光辉照亮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鼓舞着每个中国人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红星继续照耀着美丽的中国大地。
红星照耀中国的重要
带领革命胜利:红星是中国***的象征,它照耀着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以红星作为标志,经历了艰苦卓越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摆脱了封建压迫和帝国主义的操控,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代表光明和希望:红星的闪耀给予了人民希望和前进的力量。它象征着中国经历了苦难和困境,但依然能够在党的领导下展现出无比的韧性和勇气。红星照耀中国,意味着中国有着光明的未来,为人民提供了希望和动力。
关于“英、美、法、德、日、俄国历史小报(a4)纸”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正弦号的签约作者“项张豪”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英、美、法、德、日、俄国历史小报(a4)纸”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英、美、法、德、日、俄国历史小报(a4)纸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
文章不错《英、美、法、德、日、俄国历史小报(a4)纸》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