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中国历史活时间最长的人是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历史活时间最长的人是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陈俊,我国福建省永泰县人,生于公元881年,卒于公元1324年,活了443岁(存疑),是历史记载中最长寿的中国人。
当年,陈俊行医到永泰,看见汤泉村(今称永泰县梧桐乡汤埕村)山青水秀,温泉遍布,好山好水,就留下。陈俊为人正直,乐为乡里做好事,受到乡人的敬重。到了晚年,他无法自食其力,“子孙无有存者,乡人轮流供养”。
后来,老人年岁不断增高,肌体逐渐萎缩,身躯变得愈来愈小,“形如小孩”。陈俊活到四百多岁的时候,整个体重,只剩下不到十斤(五公斤)。行动十分不便,于是众乡邻就用麻竹编制了一个特大的菜篮子装着老人,由供养人轮流抬着进出家门,因此乡邻们都称他为“菜篮公”。
汤泉村人看到陈俊老人这样高寿,感到非常稀奇,都把他当成世间宝贝来供养,甚至是当成神明附体来看待。平时,乡亲们连到田间劳动,怕老人孤单,都喜欢把老人带到田边地头,一边劳动,一边与之聊天,饿时喂以人乳,彼此之间关系非常密切。
陈俊去世后,乡邻们将他的遗骨塑像安放在汤泉庙作为纪念,并誉称为“小彭祖”(传说彭祖活了800多岁)。陈俊生平事迹被刻在一块木牌上,从元朝一直保留到清代。
“菜篮公”的名字和传说至今仍在永泰县一带广为流传。当然,陈俊活到443岁只是县志中的记载,至于科学性如何,现在就不得而知了。
扩展资料:
其他历史长寿名人
1、吴 普
汉朝吴普(三国时医家),广陵(今江苏江都县)人。为名医华佗之弟子。精於医术,且专长於本草学及养生。吴普向华佗学练“五禽之戏”,坚持锻炼,年九十余而尚牙齿完坚、耳目聪明,活了200多岁。
2、慧 昭
我国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刘慧昭,著名高僧,公元526年生,816年卒,是我国最长寿的人,活了290岁。?
3、孙思邈
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兼营养学家,享年101岁,百岁时还精力充沛,著书立说,写成了不朽经典《千金翼方》。
4、贾 铬
元朝时一代名医,享年106岁,明朝初年还健在。他的长寿秘诀,是十分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和饮食的保健作用。
5、冷 谦
明朝养生学家冷谦,享年150岁。一生注重养生,所著《修龄要旨》一类书,提出“十六宜”,第一就是“发宜常梳”。
6、李清云
我国的一位老中医,李清云先生,就活了256岁,而他是一位素食主义者!李清云出生於1677年,死於1933年,在世256年岁,是清末民国初年的中医中药学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
7、汤云山
汤云山,我国清代乾隆50年,湖南江夏汤云山寿星活了141岁。乾隆御赐“再阅古稀”匾额,同时在“乾清官”行“千叟宴”,席间乾隆与纪晓岚就141岁寿星为题对句,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8、谢启祚
中国科举史上年龄最大的举人——98岁才中举的谢启祚,享年120岁。?
百度百科-陈俊
请问.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分别活了多少岁啊
冰心,原名谢婉莹,笔名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她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创作的很多作品,国人都耳熟能详,她的名字深深影响了几代人。
冰心1900年出生于福建长乐,名门之后,祖父谢銮恩为清朝举人,父亲谢葆璋曾任民国海军司令部二等参谋官。受家庭熏陶,冰心7岁时便熟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名著,能通诗文,是个十足的小才女。
图:冰心
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冰心享有很高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1929年冰心与吴文藻结婚,吴文藻先生也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两人婚后先后生育1子2女,分别是长子吴平、长女吴冰和次女吴青。
1999年2月28日,冰心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由于她的人生恰好横跨20世纪,因此被誉为“世纪老人”。冰心去世后,和丈夫吴文藻先生合葬在八达岭水关长城脚下的“中华文化名人雕塑纪念园”中。
图:冰心
冰心夫妇墓由雕塑家张得蒂创作,2米多高的汉白玉砌成,上有冰心夫妇头像,墓碑正中央的“冰心、吴文藻之墓”由书法家赵朴初手书。
然而作为生前享有崇高地位的知名人士,冰心夫妇墓却在2012年遭人涂鸦,墓碑被人用红色油漆涂上八个大字“教子无方,枉为人表”。究竟是何人与冰心夫妇有过节呢?其实并不是,冰心夫妇生前并无仇人,在她墓碑上涂字的正是他的孙子吴山。
图:晚年的冰心
吴山是冰心长子吴平的儿子,奶奶已经往生,作为孙子为何要在奶奶墓碑上涂鸦,还写如此不堪的字呢?原来吴山此举就是为了引起关注,想要引起关注的原因也让人唏嘘。
吴山声称父亲吴平,婚姻期间有了新欢,抛弃了他们母子。吴山父母离婚官司打了6年之久,财产分割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母亲病重父亲也从未探望过,对他失望之极。为了能引起大家关注,他才在奶奶墓碑涂字,希望能迫使父亲受到压力而承认错误。
图:冰心夫妇墓遭吴山涂字
对于为何想到在奶奶墓碑上涂鸦这一作法,吴山直言:因为奶奶是名人,他只有借助奶奶的名气,才具有话题性。对此作法,吴山也并不觉得不妥,他也直言父亲抛妻弃子,与奶奶的家教不无关系,因此写那八个字并不觉得后悔,甚至还称:自己可以不是冰心的孙子,但不能不是妈妈的儿子。
图:冰心夫妇墓
吴山的作法,令很多人气愤,很多人觉得无论如何,侮辱先人都是不对的,况且还是自己的亲奶奶。至今,冰心夫妇墓碑上的红字印子还依稀可见。对此,你怎么看?
中国长寿三姐妹:分别活91、100、112岁,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孔子:72岁(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
孟子:82岁(前372年-前289年);
老子:约100岁(约前571~前471年);
庄子:约83岁(约前369年—前286年);
1、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2、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kē),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扩展资料: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赵玉林主要经历
人人皆知民国时期“宋氏三姐妹”,是中国最著名的姐妹花。但你可知比“宋氏三姐妹”晚出生十几年的“严氏三姐妹”呢?出身名门的严氏三姐妹,一位终身奉献于祖国的教育事业,两位任职联合国,都是十分了得的巾帼人物,而最令人惊奇的是三位姐妹都十分长寿。
出身名门的严氏三姐妹
提到严氏三姐妹,就不得不说到他们的先祖——浙商代表人物、“宁波商帮”鼻祖严信厚。严信厚早年因书画特长及机变实干的做事风格深受“红顶商人”胡雪岩的青睐,后又被胡雪岩推荐给晚清重臣李鸿章。
作为李鸿章的一名得力幕僚,1870年,李鸿章委任严信厚出任长芦盐务督办一职,严信厚充分发挥经商专长,在商场、官场风生水起,并买下源丰润票号,将总票号设于上海,分号则遍布南方诸省,最远至香港,与胡雪岩的阜康票号并称“南帮票号双雄”。
资本日渐雄厚的严信厚开办了许多纺织厂,是中国首位创办机器纺织工业的企业家。1897年,严信厚又成为国内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商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的四大发起人之一,严信厚以其丰富的金融运作资历出任中国通商银行的总经理。
严信厚的成功得益于自己学贯中西的本领、经商实干的能力和书画方面的才华,因此,他要求子孙后代也严格秉承“读书治学”的家风,其子严子均不仅有其父遗风,也同样是书画高手。严子均育有5子5女,重视教育的他屡出重金聘请老师到家里教育子女,还鼓励子女多多接触西学。10个子女中,数严彩韵、严莲韵、严幼韵3个女孩子学习最好,有“严氏三姐妹”之誉。
善学明志的严氏三姐妹
出生在开明富裕的官商之家、自小就接受中西合璧的家庭教育,使得严氏三姐妹饱读诗书、气质斐然。后来,尽管她们随父亲事业的重心调整而不断往来于天津和上海之间生活、学习,却始终接受着当时最好的女子教育。
幼年时期,严彩韵、严莲韵都进入上海最好的小学读书,后来,6岁的严幼韵也被送入上海中西女塾接受西学教育。1914年,移居天津的严氏三姐妹一齐考入天津中西女中,那是天津最好的中学。
天津中西女中是一所融合了中西文化的教会学校,其学制比较特殊——采取“学分制”考察,如果学生成绩优异,积累的学分已经达到上一个年级的水平,那就可以以本人意愿升入上一个年级参加学习。
严彩韵勤奋好学,聪敏过人,曾接连跳级且在她15岁那年就从中西女中毕业,同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京金陵女子大学读书。严莲韵在姐姐的影响下同样十分热爱学习,当时适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的教育事业兴起,更重视物理、生物、化学及历史学科的建设和普及,故此,为了掌握这些新知识、新文化,严莲韵就多读了一年中学。
1920年,从中学顺利毕业的严莲韵也考入了南京金陵女子大学。1925年,严幼韵考入沪江大学,后于1927年转入复旦大学商科。在那个年代,清华北大还不招收女学生,女学生如果想读大学,只能进入专门招收女学生的南京金陵女子大学。
而中国教育界的这种情况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才有所改变,比如严幼韵后来由沪江大学转入复旦大学,就是因为国内的高等学府不再拒绝招收女学生,严幼韵便幸运地成为复旦大学有史以来第一届女大学生。
严彩韵和严莲韵先后考入金陵女子大学后,虽然惊讶于那里艰苦的学习、生活环境,却也能够积极适应并乐观对待。姐妹俩不仅读书成绩出色,而且还学会了游泳、跳舞和骑自行车,把生活过得多姿多彩,充实而又快乐。
而她们的小妹妹严幼韵,每天坐着自家轿车去复旦上学,非常引人注目。严幼韵学习很好、人又长得极为漂亮端庄,再加上每天衣着打扮时髦亮眼,同学们私下里称呼严幼韵为“复旦校花”。
生活各有波折,可三姐妹却都很长寿
姐姐严彩韵大学毕业后,自费去美国留学,对生物、化学比较热衷的她选择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求学,她的老师是营养学权威人物罗斯和谢尔曼。1923年,严彩韵顺利毕业,获化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教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在那里,她遇到了她的知己和伴侣吴宪,志趣相投的两人共同发起创立了中国的生物化学学科,并于1924年结为伉俪。
1960年,严彩韵开始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食品保藏部工作。1959年,严的丈夫吴宪去世了。自从丈夫早逝之后,严彩韵自知过度悲伤无济于事,继而选择继承丈夫的遗志,积极投身于营养学的教育和研究中,以卓越的科研贡献被收录于《美国科学名人录》中。可能是由于本身就专门从事营养学的研究,严彩韵将身体状态保持得非常不错,2016年去世时91岁。
严莲韵大学毕业后则投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先后在安徽乡下女子中学、天津中西女中执教。但她的身体状况一直都不太好,一生中经历了7次大手术、卧床疗养长达18年之久。
病痛的折磨不算什么,最让她难过的是丈夫和大儿子都先于她早早离开了人世。悲伤归悲伤,毕竟她心胸开阔、头脑开明,严莲韵积极地调整自我,靠着良好的心态一直鼓励、支撑着自己,2003年去世时100岁。
严幼韵从复旦大学毕业后,结识了著名外交官杨光,二人恩爱非常,婚后育有3个女儿。1938年,担任中华民国驻马尼拉领事的杨光惨遭敌军杀害,年轻的严幼韵在那动乱的战争年代只能挺起脊梁,靠手工劳作勉励支撑着整个家庭、抚养3个幼子,在马尼拉顽强地生活了3年。
1945年,严幼韵赴美,后进入联合国工作,担任外交官。2017年5月24日在纽约的家中离世,享年112岁。
曾经严幼韵经历了动荡的战争时期,早年丧夫、晚年病痛皆没有影响她乐观豁达的心态,她曾透露自己的长寿秘诀:不纠结于往事,永远朝前看,什么事情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也许严氏三姐妹天生继承了家族良好的健康基因,但纵观她们的生平,她们长寿的主要还是源于良好的教育带来的良好心态,而且对自己毕生的事业孜孜以求的进取精神。
赵玉林
赵玉林(1917年7月—2017年11月26日),号佛子明璧,原籍浙江绍兴,1917年7月出生于福州。当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福建省文史馆馆员、《福建文史》副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福州市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福建省楹联学会名誉会长、福建省逸仙艺苑名誉理事长,福建省老年书画艺术协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理事,福建省诗词学会顾问,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
2017年11月26日,赵玉林先生逝世,享年100岁。
中文名:赵玉林
国籍:中国
出生地:福建福州
出生日期:1917年7月
逝世日期:2017年11月26日
职业:诗人书法家
代表作品:《福建文史》
字:恒一
人物生平
赵玉林,号佛子明璧,原籍浙江绍兴,1917年7月出生于福州。当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福建省文史馆馆员、《福建文史》副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福州市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福建省楹联学会名誉会长、福建省逸仙艺苑名誉理事长,福建省老年书画艺术协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理事,福建省诗词学会顾问,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英国剑桥大学国际传记中心收入《中国名人录》,《福州百科全书》载入《当代人物》栏。2010年获第三届华夏诗词奖荣誉奖。他曾主编《百年闽诗》《全闽诗录》等,出版有《赵玉林书法选集》、《玉林词选》、《秦豫行》等,及《灵响居诗文存》、《左海吟墨》等诗书著作。举办过《佛子明璧诗书展》、《佛子明璧百联展》等书法个展。赵玉林被公认为“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诗书大家”。虽已年迈,但从不满足于赋闲索居,颐养天年,娱乐晚景。因此在寿考之年,仍竭力将其历年积储和陆续新作的诗词楹联,重加整理,从中遴选出专咏福州府属十邑风光名胜、文物古迹之作,以“闽都纪胜”为题,重新书写展示。此次作品展共展出赵老百多幅诗词联文,为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建馆六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一,由省文史研究馆、省文化厅主办,闽都文化研究会为支持单位。
末科状元
1946年赵玉林参加国民政府举办的全国高等文官考试,得经济系第二名。进入“国立政治大学”学习。翌年又参加选拔县长的考试,名列第一,以“八添纸,两状元”名重一时,因为这是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时期举行的最后一次考试,所以又有人戏称赵玉林为“末科状元”。
著作成就
《悼孟百歌》:
赵玉林先生在妻子(孟玉)生前曾答应为她写诗做为生日礼物,但一直没写。妻子去世时他正在在苏北农场,听闻噩耗悲痛欲绝,哀思难遣,便写了整整一百首诗词,追念他和孟玉从相识、相恋到结婚,以及婚后生活的种种情景,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悼念。他把这组血泪凝成的爱情杰作命名为《悼孟百歌》,在卷首写道:“九泉有知或将破颜一笑耶”,渗透着对妻子深深的追忆和当年未能及时兑现承诺的歉疚。这组诗一经问世,就好评如潮,不少人读过后都为之下泪。《悼孟百歌》全部采用旧体诗词,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其他:
他除了《悼孟百歌》和《莘野随录》,早在福州脍炙人口。1989年与黄寿祺教授合著《秦豫行》,1992年圣代词库丛书出版了《玉林词选》,1994年和潘主兰等七人合印《七发集》,同年12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玉林诗文集》,1998年福州市作家协会出版《玉林诗文续集》,同年香港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诗人书法家赵玉林(中国·福建)》,1997年在福州举办《佛子明壁诗书展》,1999年又举办《佛子明璧百联展》,并应邀到南平、莆田等地巡回展出,2003年出版《赵玉林自书七绝诗卷》,同年香港银河出版社出版《灵响居诗文存》,2010年由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左海吟墨》(全四册)。
在理论研究方面,赵玉林撰写了大批论文,如《诗词写作刍言》(1992年)、《当代诗词创作应走道路的探讨》(1993年)、《略论诗中有我》(1993年)、《漫谈诗的艺术表现手法》(1994年)、《诗人的胆与识》(1997年)、《当代诗词大众化的探讨》(1998年)、《平淡与精深》(2001年)、《当代诗词美在何处》(2002年)等等,拨迷指误,探路燃灯。他还注意总结诗词创作中的古今经验,并力倡爱国主义,以为今人创作的借鉴,如《鸦片战争与爱国诗歌》、《福建诗人在抗日战争中的优秀篇章》、《爱国诗人张际亮》、《林庚白的爱国情怀》、《林锴诗艺初探》等。他先后编辑出版了《海峡诗声选集》等10部诗集,有力地弘扬了传统文化,壮大了诗词创作队伍,同时也向海外侨胞架起了心桥,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又参与编辑出版《福建丛书》、《福建文史》、《福建诗词》。福建历代人文荟萃,但百年来的诗作尚无人收集整理,2001年10月赵玉林向福建省文史馆提议编纂《百年闽诗》。并亲任执行主编。2004年5月,此书由海风出版社出版,全书选收20世纪100年中720位作者3000多首诗词,这是对八闽文化的一大贡献。
赵玉林的书法被中央统战部、中央电视台、福州市政府、武夷碑林、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刘少奇纪念馆、陶渊明博物馆、茅盾纪念馆、常德诗墙等几十个单位收藏,并流传到海外。如日本、马尼拉等地也请他书碑题字,可见其影响之广泛。(知艳斋根据刘泽宇等人文章整理)
人物逝世
2017年11月26日晚8时,赵玉林先生逝世,享年100岁。
关于“中国历史活时间最长的人是谁?”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正弦号的签约作者“和梦幻”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中国历史活时间最长的人是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历史活时间最长的人是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文章不错《中国历史活时间最长的人是谁?》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