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几朝古都-

网上有关“洛阳几朝古都?”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洛阳几朝古都?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洛阳为十三朝古都。

洛阳:夏、商、西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

夏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商 约前1600年—约前1046年?

西周 前1046年—前771年

东周 前771年—前256年?

东汉 25年—190年?

曹魏 221年—265年?

西晋 265年—312年?

北魏 493年—534年?

隋朝 606年—618年

唐朝 武周 公元690年-905年

后梁 909年—913年

后唐 923年—936年

后晋 936年—938年

洛阳古称雒阳、豫州,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

“资料拓展”

洛阳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 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枢纽。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洛阳先后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十大最佳魅力城市等荣誉称号。2014年,洛阳市入选了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截至2015年洛阳拥有三项世界文化遗产,沿洛河两岸分布着夏都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等五大都城遗址。

洛阳市地处九州腹地,东经112°16'—112°37',北纬34°32'—34°45',位于中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交界带,欧亚大陆桥东段,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约168公里。横跨黄河中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

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多样,其中山区面积占45.51%,丘陵面积占40.73%,平原面积占13.8%。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境内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瀍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

洛阳市位于暖温带地带,气候具有春季多风、气候干旱,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晴和,日照充足,冬季干冷、雨雪稀少的显著特点。全年四季分明,热量、降水量随时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点。全年日照时数为2141.6小时,各地差异不大,四季分布为夏多冬少,春秋居中。

哪里描写洛阳详细的历史纪录的资料?

洛阳、开封、郑州、西安、安阳。

1、洛阳

洛阳市,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级市,洛阳市总面积1523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03平方公里,河南省西部,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约168公里。

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

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洛阳繁衍生息,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

2、开封

开封,古称老丘、大梁、陈留、汴州、东京、汴京、汴梁等,简称汴,河南省下辖地级市,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西与省会郑州毗邻,东与商丘相连,南接许昌和周口,北隔黄河与新乡相望。

开封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五大古都之一、著名的八朝古都。开封具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四大特色,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

先后有夏朝,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朝,金朝等朝代相继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称,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

开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宋朝都城东京城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

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汴京富丽天下无”、“东京梦华”的美誉。

3、郑州

郑州,简称“郑”,古称商都,位居河南省中部偏北,东接开封,西依洛阳,北临黄河与新乡、焦作相望,南部与许昌、平顶山接壤。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六个大遗址片区之一。

郑州历史上曾五次为都 ,为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拥有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80项。

4、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会、副省级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润长安。

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长安多次为都城,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

丰镐都城、秦阿房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勾勒出“长安情结”。

5、安阳

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东接濮阳,西临长治,南接鹤壁、新乡,北临邯郸。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七朝古都 、豫晋冀三省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安阳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远古传说时期“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帝喾二帝先后在帝丘(今濮阳)和亳(今商丘)建都,并葬于此(均在内黄县梁庄镇)。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在此建都,故安阳素有“七朝古都”之称。

安阳人杰地灵,盘庚迁都于殷、商王武丁中兴、奴隶傅说拜相、女将军妇好请缨、文王拘而演《周易》、西门豹投巫治邺地、蔺相如降生古相村、信陵君窃符救赵、项羽破釜沉舟、曹操邺城发迹、三朝宰相韩琦三治相州、抗金名将岳飞尽忠报国等名人轶事层出不穷。

安阳人文景观和山水风光丰富,拥有殷墟和大运河2项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红旗渠和太行大峡谷2项3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羑里城、曹操高陵、岳飞庙等2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度百科——西安

百度百科——郑州

百度百科——洛阳

百度百科——开封

百度百科——安阳

古代时候的洛阳是现在哪个省的地方?

洛阳简史 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太康时迁都洛阳,今偃师二里头一带为其国都斟鄩所在。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建都西亳,偃师尸乡沟商城遗址则为其故址。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殷,命召公、周公在洛阳新建王都。周公在涧水东、瀍水西营建成周城,并迁九鼎于此。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居王城;周敬王时,因避王子朝之乱,于公元前510年在王城东20余里的狄(翟)泉另建成周城,洛阳作为东周国都长达500余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洛阳为三川郡郡治。公元前206年,楚汉相争,项羽封申阳为河南王,居洛阳。次年,刘邦入洛,置河南郡。公元前202年,刘邦建汉,初都洛阳,后迁长安。公元25年,东汉建立,定都洛阳,历时近200年。220年,曹丕建魏,定都洛阳。265年,西晋代魏.仍以洛阳为都。436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在洛阳置洛州;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605年隋炀帝营建洛阳,改称"东都";隋末,王世充于洛阳称帝,国号郑。618年,唐朝建立,以洛阳为陪都;657年,唐高宗移置洛阳,称东都。690年,武则天称帝,改东都为神都,其后中宗复立,改神都为东都。唐中叶,安禄山曾于洛阳称帝,建国号"燕"。907年,朱温废唐自立,都开封,后迁洛阳。923年,李存勖建后唐,以洛阳为"洛京"。936年,石敬瑭灭后唐,初都洛阳,后迁开封。960年,赵宋王朝建立,定都开封,以洛阳为西京,并置河南府。1217年,金升洛阳为中京,置金昌府。元时,洛阳为河南行省河南府治所。明时,在洛阳置河南府,是伊王和福王封国所在。清朝沿用明制,在洛阳置河南府,府治洛阳。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置河洛道,道尹公署设在洛阳,辖豫西19县。1920年,直系军阀吴佩孚盘踞洛阳,在洛阳设置了"两湖巡阅使公署"和"陆军第三师司令部"。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1932年日军攻占上海,国民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阳办公。七七事变后,华北大部沦陷,洛阳成为北方抗敌前哨,"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驻洛阳。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阳,洛阳又成为河南省会。1948年3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5年洛阳县并人洛阳市。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部分县改属洛阳市。 传统文化 [河图洛书]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盂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境内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周易》和《洪范》两书,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诸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中国历史文化渊源的河图洛书,功不可没。 [礼乐之制] 周代的礼、乐是周王朝立国之本,而制礼作乐这一重大的文化工程,是周公在洛阳完成的。周公姬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周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协助武王伐纣,建立周王朝。新王朝建立后,他又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伦理规范,"明德慎刑",对王朝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周公通过礼乐来治理国家,建立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历史发展。周公的礼乐思想是后世儒学之源,影响中国数千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洛文化的一通丰碑。 [道家]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就有道家。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曾为东周王朝"守藏室之史",长期在洛阳管理图书典籍。所著《道德经》,亦称《老子五千文》,简称《老子》,是道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作。儒家创始人孔子曾不远千里前来洛阳,问礼于老子,足见当时道家影响之大。由于洛阳是道家的发祥地,历代道家名宿如浮丘公、王子乔、张道陵、帛和、葛洪、冠谦之、徐骞、王远知、潘延、吕洞宾等,先后都曾在洛阳活动。 [佛学] 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诞生于南亚次大陆的古代印度。东汉水平年间,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被拜求佛法的汉使从西域邀至洛阳,佛学从此正式传入中国。次年,为之兴建白马寺,此为由国家创建的第一座中国佛寺。此后,洛阳就成为中国佛学研究和佛事活动的中心。 [魏晋玄学]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尊卑易位,经学衰微。魏晋时期,一种新的哲学思潮,即玄学应运而生。其时,京都洛阳有-批"名士",大兴清谈之风,用老庄思想从各种不同角度阐释儒家经典,以玄学同经学分庭抗礼,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曹魏正始年间的何宴、阮籍、向秀、郭象。玄学的兴起,改变了整个社会风尚,人们鄙弃仕途,看重学问,追求精神的自由,也因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并产生了《广陵散》、《兰亭集序》等空前绝后的艺术杰作。东晋之后,玄学与佛学渐趋合流,走向衰微。 [洛学] 北宋洛阳以程颢、程颐兄弟为首的学派。二程同受业于周敦颐,他们提出了"理"的哲学范畴,认为理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一草一木皆有理"。还认为理是"天理",乃人类社会永恒的最高准则,并以此阐释封建伦理道德,把三纲五常视为"天下之定理"。洛学以儒学为核心,并将佛、道渗透于其中,旨在从哲学上论证"天理"与"人欲"之间的关系,规范人的行为,维护封建秩序。二程洛学是保守的和唯心的,但也包含有辩证法因素。他们提?quot;万物莫不有对","动静相因,物极必反",承认事物是相互制约、发展变化的。洛学奠定了宋明理学的基础,在中国哲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其后,宋代的朱熹、陆九渊,明代的王阳明,又在二程开辟的方向上发展了理学。宋明理学是宋代之后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而二程洛学则开了理学之先河。

是现在的河南省洛阳市。

洛阳市,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级市,洛阳市总面积1523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03平方公里,河南省西部,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约168公里。

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

洛阳,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这里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

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

扩展资料:

洛阳的历史文化遗址:

1、汉魏洛阳故城

汉魏洛阳故城,是中国公元1至6世纪中国七代王朝的都城。位于今洛阳城东15公里,北依邙山,南逾洛水,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

它的城市规模在北魏时达到最大,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面积100平方公里 ,是西汉长安城的2.6倍、隋唐长安城的1.5倍,比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大9倍、比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8.2倍。

西周初周公营建洛邑,在此筑城,称成周。因城在洛水之北,东周时称洛阳。西汉刘邦定都于此。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在此定都,改洛阳为雒阳。

其后曹魏定都时复改为洛阳。西晋亦以此为都。北魏孝文帝十八年(494年)自平城迁都于此。因该地在汉魏两代最为繁盛,故史称汉魏洛阳故城。

汉魏洛阳故城前后延续使用近1600年,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都城,都城里坊制以及中国都城建筑的“建中立极”制在此形成,并为后世都城效仿。

周汉晋魏风云际会,80余位帝王之家,是中国古代到中世纪的社会形态及文化形态转变的重要时期。罗马帝国与古中国仅有的4次交往,3次(包含首次)皆在汉魏洛阳故城中,故有“西罗马,东洛阳”之说;

见证了陆上丝绸之路第一次延伸到欧洲的过程以及中西方文化交往的开始。北宋司马光访汉魏故城时曾发出:“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的概叹。

汉魏洛阳故城现存遗址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国家首批重点保护的大遗址之一、世界文化遗产。

2、隋唐洛阳城遗址

隋唐洛阳城遗址是隋唐两代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及近郊。隋唐洛阳城是宇文恺设计建造的,宇文恺将隋唐洛阳城的规划设计完美的和洛阳的山川地貌结合在了一起,真正的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

隋唐洛阳城遗址主要分为宫城(紫微城)、皇城(太微城)、外郭城三重,此外又分布着上阳宫、神都苑等宫苑建筑。

洛阳隋唐都城的中轴线上,有著名的七天建筑,即:天阙(伊阙)、天街、天门(应天门)、天津(天津桥)、天枢、天宫(明堂)、天堂,南北纵贯隋唐洛阳城中,是中国古代最华丽的都城中轴线。1963年列为省级文保单位,1988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度百科——洛阳

关于“洛阳几朝古都?”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9)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乐之的头像
    乐之 2025年11月23日

    我是正弦号的签约作者“乐之”

  • 乐之
    乐之 2025年11月2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洛阳几朝古都?”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洛阳几朝古都?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洛阳为十三朝古都。洛阳...

  • 乐之
    用户112302 2025年11月23日

    文章不错《洛阳几朝古都-》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正弦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