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知识点

网上有关“三国鼎立知识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三国鼎立知识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司马懿: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奠基人历史上人们往往把司马懿与曹操同视为欺侮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者”的典型。这其中有个原因与《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关。但就所作所为以及对历史的影响,曹操与司马懿却不乏相似之处。

《三国演义》褒诸葛亮贬司马懿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讲了一个很有名的故事——空城计。而历史上的诸葛亮一生谨慎,怎敢冒险用空城计退敌?

编造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的始作俑者,是三国末西晋初的郭冲张冠李戴的结果。三国时确发生过空城计一事,但不是诸葛亮。据《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注引《赵云别传》说,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运军粮至北山下,黄忠率军夺粮,赵云前去接应,途遇曹魏大军,赵云寡不敌众,退至围地,曹军紧追不懈,沔阳长张翼欲闭围拒守,赵云入营后,却下令将围门洞开,偃旗息鼓。曹军见状,怀疑赵云内有伏兵,遂退去。赵云立即指挥军士鼓噪,雷鼓震天,并以强弩射击曹军,曹军惊恐万分,争先恐后逃跑,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淹死者无数。赵云以空城计击退曹魏大军,刘备到后兴奋地连称:“子龙一身是胆!”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意图很明确:褒诸葛亮贬司马懿。于是将赵云的空城计依照郭冲之说置于诸葛亮身上。所以,鲁迅批评《三国演义》是“欲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那么,真实的司马懿是怎样的呢?

谨慎择主而事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河南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被朝廷任命为上计掾,这只是个小吏。曹操得知后,既念及司马懿之父司马防于己有恩,也有网罗人才之需要,便征司马懿到府中任职。东汉末群雄奋起,鹿死谁手尚不可知,司马懿还不愿拴在曹操这棵树上,于是装病婉拒。曹操是何等样人,自然不信,派人侦察,却未发现破绽。装病迷惑主子,这种手法在中国历史上是不断上演的。而司马懿这一装病,装了整整七年。期间,有一年,家人为司马懿晒书,忽然间风雨大作,司马懿猛然从床上跃起,冲进雨中身手矫健地收书。这哪像个病人?

这恰巧被家中丫鬟目睹。司马懿妻张春华,时年不足15岁,惧其泄露司马懿装病之事,亲手将丫鬟杀死,从此以后,张氏亲自下厨做饭菜,家中不用仆人,以免泄露“天机”。真是知夫莫如妻了。建安十三年(208年),在发生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大战前夕,曹操再次强征司马懿:“不来,就把他抓起来!”而这次司马懿到是爽快,到曹操府中做了曹丕的属官文学掾,负责用经学教育曹丕。因为这时的天下大势已经明朗:曹操胜利在望,贤臣择明主而事也。这年司马懿29岁。在教育曹丕之余,积极指引曹丕注意结纳朝中重臣,久之,司马懿与陈群、吴_和朱铄同被称为“太子(曹丕)四友”。虽说司马懿为曹操起用,但并不受信任,一个重要原因是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也就是脑袋能转九十度角,用眼睛的余光看到背后的东西。按相术上的说法,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曹操曾警告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虑汝家事

。”

曹操几次欲加害司马懿,对此,司马懿却佯装糊涂,只是更小心翼翼,察时知世,审势慎行,进退有度,应对机变,终获得曹丕信任,每遇曹操不满司马懿时,曹丕总“每相全佑”。曹操死后,曹丕让司马懿担任了丞相府长史。在这个位置上,司马懿为曹丕篡汉建立魏国出了大力。特别是在军事上为曹魏西抗蜀汉,南挡东吴,东灭公孙渊,居功厥伟。而平定孟达之乱,抵抗诸葛亮北伐,剿灭公孙渊割据势力三大军事行动,终成魏国重臣,渐渐控制了魏国政权。司马懿善用兵,所向无前诸葛亮北伐之前一年,即魏太和元年(227年),司马懿奉魏明帝曹_(曹丕独子)之命驻守宛城(今河南南阳),都督荆州、豫州军事。就在此时发生了孟达反叛。宛城的西边上庸地区(今湖北西北部一带),包括上庸、新城、房陵三处,同为一郡,太守孟达负责镇守魏蜀交界的这一地区。曹_继位后,孟达暗中与诸葛亮联络,还给诸葛亮送去玉_一块,表明自己归顺蜀国之意已“决”。诸葛亮为了做到万无一失,特派郭模前去诈降曹魏,助孟达一臂之力,并交待郭模要尽力劝说上庸地区另一土豪申仪一同行动。可是申仪在郭模离开后立即将孟达要反叛的事密报司马懿。为了稳住孟达,司马懿特地给孟达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说您要反叛那是敌人的离间计,朝廷不信此事。与此同时,司马懿一面向朝廷报告孟达要反,一面迅速厉兵秣马准备征讨孟达。可谓三管齐下。司马懿驻扎宛城,离洛阳有800里,离上庸有1200里。孟达认为司马懿报告朝廷再发兵前来,这一来一回得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然而,兵贵神速,司马懿是先斩后奏,不待朝廷旨意下达,亲提大军直扑上庸。倍道兼行,马不停蹄,一路急行军1200里,仅仅八天,司马懿大军已抵达上庸城下,将上庸围了水泄不通。与此同时,司马懿另派两军在上庸附近的安桥、木阑塞两处驻防,以防蜀汉援军,并命申仪带本部人马协助木阑塞防守。司马懿突然出现在上庸,用兵之神速,完全出乎孟达的意料。被孟达看作是固若金汤的上庸城,很快就在对手的里应外合中失守,孟达被斩首。属于孟达势力的7000户部曲,全部被司马懿强制迁徙到河北的幽州,彻底清除了当地可能再萌生的潜在割据因子。司马懿驻防的宛城离上庸城1200里,从行军到破城削平叛乱,清除割据势力,前后仅24天。司马懿大获全胜,胜利而归。蜀魏对峙时期,共发生了18次战争,其中,诸葛亮北伐6次(其中两次出祁山),曹魏对蜀发动战争3次,姜维北伐9次,共计18次。蜀建兴九年(231年)二月,诸葛亮二出祁山,开始第五次北伐。司马懿受命将驻地由宛城移到长安,负责魏国西部的防务,开始了司马懿与诸葛亮的首次对战。魏蜀两国实力悬殊,对魏作战,粮食短缺一直是蜀国的短板。但蜀军在诸葛亮的训练下,士兵战斗力高于魏军。故司马懿坚壁不战,以时间消耗蜀军粮草迫其退兵。可手下将领坚决要求与蜀军决战,无奈之下,司马懿极不情愿地同意主战首领张_出战。结果魏军大败,损失士兵3000、铠甲5000副,角弩3100张。蜀军取得了自228年开始北伐以来最大的一次斩获。此战之后,再也无魏军将领敢轻言出战了。六月,蜀军粮尽,诸葛亮不得不退兵。而司马懿却命张_追击,中蜀军飞矢而死。司马懿不动声色地借刀杀人,除掉了不与他合作的曹魏老将张_。从此以后,无人再敢捋司马懿之锋了。

来源:紫光阁文摘

关于“三国鼎立知识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9)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乐之的头像
    乐之 2025年11月18日

    我是正弦号的签约作者“乐之”

  • 乐之
    乐之 2025年11月1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三国鼎立知识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三国鼎立知识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司马懿:结束三国鼎立局...

  • 乐之
    用户111810 2025年11月18日

    文章不错《三国鼎立知识点》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正弦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