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科学家们获得了一个位于M87星系中心的黑洞的像

网上有关“黑洞:科学家们获得了一个位于M87星系中心的黑洞的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黑洞:科学家们获得了一个位于M87星系中心的黑洞的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第一张……

国家天文台苟利军研究员@Flyingspace :

这次的直接成像除了帮助我们直接确认了黑洞的存在,同时也通过模拟观测数据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做出了验证。在视界面望远镜的工作过程和后来的数据分析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所观测到的黑洞阴影和相对论所预言的几乎完全一致,令人不禁再次感叹爱因斯坦的伟大。

爱因斯坦

另外一个重要意义在于,科学家们可以通过黑洞阴影的尺寸限制中心黑洞的质量了。这次就对M87中心的黑洞质量做出了一个独立的测量。在此之前,精确测量黑洞质量的手段非常复杂。

受限于观测分辨率和灵敏度等因素,目前的黑洞细节分析还不完善。未来随着更多望远镜加入,我们期望看到黑洞周围更多更丰富的细节,从而更深入地了解黑洞周围的气体运动、区分喷流的产生和集束机制,完善我们对于星系演化的认知与理解

左文文(上海天文台):

如果要评选出2019年最有价值和最受期待的照片,那么非下面这张照片莫属。这是5500万光年外的大质量星系M87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黑洞阴影照片,也是人类拍摄的首张黑洞照片。它是黑洞存在的直接“视觉”证据,从强引力场的角度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图1:M87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M87*)的图像,上图为2017年4月11日的图像,图中心的暗弱区域即为“黑洞阴影”,周围的环状不对称结构是由于强引力透镜效应和相对论性射束(beaming)效应所造成的。由于黑洞的旋转效应,上显示了上(北)下(南)的不对称性。

这张照片于2017年4月拍摄,2年后才“冲洗”出来。2019年4月10日由黑洞事件视界望远镜(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合作组织协调召开全球六地联合发布。

给黑洞拍照,有三个科学意义:

1. 对黑洞阴影的成像将能提供黑洞存在的直接“视觉”证据。黑洞是具有强引力的,给黑洞拍照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强引力场下验证广义相对论,看看观测结果是否与理论预言一致。

2. 有助于理解黑洞是如何“吃”东西的。黑洞的“暗影”区域非常靠近黑洞吞噬物质形成的吸积盘的极内部区域,这里的信息尤为关键,综合之前观测获得的吸积盘更外侧的信息,就能更好地重构这个物理过程。

3. 有助于理解黑洞喷流的产生和方向。某些朝向黑洞下落的物质在被吞噬之前,会由于磁场的作用,沿着黑洞的转动方向被喷出去。以前收集的信息多是更大尺度上的,科学家没法知道在靠近喷流产生的源头处发生了什么。如果现在对黑洞暗影的拍摄,就能助天文学家一臂之力。

图2: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M87,版权:NASA

黑洞照片应该是这样:圆形阴影+光环

一百年前,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提出后不久,便有科学家探讨了黑洞周围的光线弯曲现象。上世纪70年代,James Bardeen及Jean-Pierre Luminet等人计算出了黑洞的图像。上世纪90年代,Heino Falcke等天文学家们首次基于广义相对论下的光线追踪程序,模拟出银河系中心黑洞Sgr A*的样子,引入了黑洞“阴影”的概念。

理论预言,受黑洞强引力场的影响,黑洞吸积或喷流产生的辐射光被黑洞弯曲,使得天空平面(与视线方向垂直的面)被黑洞“视边界”(apparent boundary)的圆环一分为二:在视边界圆环以内的光子,只要在视界面以外,就能逃离黑洞,但受到很强的引力红移效应,亮度低;而视边界圆环以外的光子,能绕着黑洞绕转多圈,积累的亮度足够高。

图3:广义相对论预言,将会看到一个近似圆形的暗影被一圈光子圆环包围。由于旋转效应,黑洞左侧更亮。版权:D. Psaltis and A. Broderick

从视觉上看,视边界内侧的亮度明显更弱,看起来就像一个圆形的阴影,外面包围着一个明亮的光环。故此也得名黑洞 “阴影”(black hole shadow)。这个阴影有多大呢?史瓦西黑洞的阴影直径是视界直径的5.2倍;如果黑洞转得快,阴影直径也有约4.6倍视界半径。如此看来,黑洞视边界的尺寸主要与黑洞质量有关系,而与黑洞的自转关系不大。

后来,更多科学家针对黑洞成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均预言黑洞阴影的存在。因此,对黑洞阴影的成像能够提供黑洞存在的直接“视觉”证据。

今天只是起点,未来将看到更多精彩

其实,人类关于黑洞的理论预言出现的时间不短,VLBI技术也并不是近十年才成熟。为什么现在才“拍”到第一张黑洞照片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想要利用VLBI技术构成一个等效口径足够大、灵敏度足够高的望远镜,需要在全球各地广泛地分布着足够多的这类望远镜。过去十年中,技术的突破、新射电望远镜的不断建成并加入EHT项目、算法的创新等,终于让天文学家们打开了一扇关于黑洞和黑洞视界研究的全新窗口。

参与此次EHT观测的上海天文台专家一致表示,对M87*黑洞的顺利成像绝不是EHT的终点站。

一方面,对于M87*的观测结果分析还能更加深入,从而获得黑洞周围的磁场性质,对理解黑洞周围的物质吸积及喷流形成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大家翘首以待的银河系中心黑洞Sgr A*的照片也要出炉了。

EHT项目本身还将继续“升级”,还会有更多的观测台站加入EHT,灵敏度和数据质量都将提升,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看到M87*和Sgr A*的更高清照片,发现照片背后的黑洞奥秘。

总之,人类既然已经拍到第一张黑洞照片,那黑洞成像的春天还会远吗?

欧洲南方天文台的超大望远镜——是的,这就是它的名字,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颗行星位于半人马座,距离地球325光年。这颗行星本身绕着半人马座b轨道运行,这是一个你经常能用肉眼看到的双星系统。科学家们说,这个恒星系统是我们所知道的最热的行星托管系统。它现在被称为半人马座b (AB)b,或半人马座b。此外,科学家发现,这一新行星围绕其恒星运行的距离是木星与太阳之间距离的100多倍。

然而,让这个新发现如此有趣的是,科学家们正在对此挠头。由于双星系统的温度很高,在它里面形成行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科学家们对这个新世界是如何形成的感到困惑。

科学家说,来自半人马座b星系中两颗恒星的热量应该会阻碍新的世界或行星的形成。同样,系统的庞大规模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半人马座星系中有两颗恒星,它们的总重量是太阳的6到10倍。因此,这使它成为迄今为止科学家证实存在的最大的行星系统。

地球本身也不是什么可以嘲笑的东西。根据这项研究,半人马座b比木星大10倍。这使它成为人类研究太空几十年来发现的最大的新世界之一。它的轨道也比我们之前看到的任何物体都要大。研究人员说,它的轨道很宽,比木星绕太阳的轨道大100倍。虽然这一发现相对较新,但研究人员发现,ESO的3.6米望远镜在近20年前捕捉到了这颗行星的图像。然而,科学家们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它是一颗行星。

关于这个新世界,最令人费解的事情之一是,来自这两颗恒星的巨大质量和热量应该会产生足够的高能量辐射,以至于它周围的任何东西都开始蒸发得更快。然而,这一行星发现与我们目前对行星形成的所有了解相违背。

位于半人马座b的这颗行星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它的环境与我们在地球和太阳系所经历的完全不同,”斯德哥尔摩大学博士生、合著者盖亚斯里·维斯瓦纳特在欧洲观测所发布的一份新闻稿中解释道。“这是一个严酷的环境,由极端辐射主导,一切都在一个巨大的规模:恒星更大,行星更大,距离更大。”

研究人员将需要进一步挖掘,以确切地发现这个新世界是如何形成的。

关于“黑洞:科学家们获得了一个位于M87星系中心的黑洞的像”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4)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采双的头像
    采双 2025年11月23日

    我是正弦号的签约作者“采双”

  • 采双
    采双 2025年11月2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黑洞:科学家们获得了一个位于M87星系中心的黑洞的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黑洞:科学家们获得了一个位于M87星系中心的黑洞的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

  • 采双
    用户112306 2025年11月23日

    文章不错《黑洞:科学家们获得了一个位于M87星系中心的黑洞的像》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正弦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